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韓國的官方語言是韓語。韓語與朝鮮語是同一種語言。包括南北韓在內,全球約有7560萬人使用韓語(朝鮮語),是世界第十三大語言[182]。隨著韓國在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學習韓語的人數也不斷增長。目前許多國家的大學高中都教授韓語。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韓語可以作為大學入學考試中的一門外國語[182]

韓語的系屬劃分一直都沒有明確的定論。由於韓語的語音有著元音調和現象和語法上的粘著,許多學者認為韓語屬於阿爾泰語系[2]:20但由於各語群古代資料缺乏、屬於各語群的語言之間的差異小和眾多親屬語言消失,韓語和阿爾泰語很難進行嚴密的比較來證明親屬關係[183]。屬於粘著語的韓語與屬於孤立語漢語語法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韓語是通過附著在單詞後面的助詞語尾的變化來表示語法關係,而不是像漢語那樣依靠詞序。因此韓語有比較複雜的助詞和語尾。韓語的句子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而漢語的句子結構則是主語+謂語+賓語[184][2]:20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候

韓國屬溫帶大陸性濕潤和副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兩季較短,兩季較長。季風對韓國氣候的影響較大。韓國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亞氣團的影響,刮西北風,寒冷乾燥;夏季主要受北太平洋高氣壓的影響,刮南風和東南風,炎熱潮濕。韓國的春季是冬季西北季風和夏季東南季風相互交替的季節。南海岸於3月4月初進入春節,中部地區4月中旬,北部地區則4月下旬進入春節。韓國的夏季通常從6月份開始,持續大於4個月。夏季東南季風帶來南部海洋溫暖的空氣和濕氣。6月底至7月底是韓國的梅雨季節濕度最高可達80%。南部沿海地區在夏末時常有颱風,並可能引發暴雨洪災。韓國的秋季較短,大約只有2個月。隨着夏季季風向冬季季風的轉變,乾燥的大陸性氣候開始形成,天氣持續晴朗清新。韓國冬季受西伯利亞高壓氣團的影響,寒冷而乾燥。韓國的冬季大約持續4個月。[7]:234-245[6]:14-15[34][35]

韓國各地氣溫差異較大,平均氣溫為6~16攝氏度。8月份是全年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為19~27攝氏度。最冷的月份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8~7攝氏度。濟州島是韓國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西歸浦的年平均氣溫是15.5攝氏度。首爾1月份的平均氣溫範圍是-7~1攝氏度;8月份的平均氣溫是22~30攝氏度。夏季韓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超過30攝氏度。1942年8月1日,大邱地區溫度達到了韓國歷史最高的40攝氏度。韓國冬季氣溫寒冷,大部分地區氣溫會降到零下。內陸地區最低氣溫可達零下-20℃。南部沿海地區冬季的溫度會高些,而內陸山區的氣溫則非常低。[2]:11[3]:5[6]:14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韓民國聲稱其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韓國」(한국韓國),得名於古代的三韓,而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做「北韓」(북한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其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朝鮮」(조선朝鮮),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18],或稱「南朝鮮傀儡」(남조선괴뢰南朝鮮傀儡[19],不過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擔任南韓總統期間,曾經稱呼正式國號[20]。兩韓目前也因環境及歷史文化問題有許多紛爭,長期影響國際的情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與大韓民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視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拒絕承認大韓民國,並稱其為「南朝鮮」;直至1992年兩國建交以後,才改以「韓國」稱之。而香港臺灣澳門及許多海外華人則習慣稱大韓民國為「韓國」或「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北韓」或「朝鮮」[21]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定節假日 
法定節假日期間,韓國的公共機關、銀行等都會停止營業,但是博物館等旅遊景點大都會開放。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爲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肴以炖煮和烤制爲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 
  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肴。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蔔、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稻米和雜糧是韓國人最普遍的主食。石鍋拌飯紫菜包飯韓式炒年糕泡菜炒飯等都是韓國料理中常見的主食。稻米在韓國料理中還被用來製作打糕米酒等。

牛肉在韓國是肉類中最貴的,韓式燒烤中常是美國牛多。韓國本地產的牛肉被稱為韓牛,是價格最貴的肉,在韓國是上乘的禮品。豬肉雞肉和進口的牛肉在韓國價格則相對便宜。韓國三面臨海,因此海鮮也是韓國人青睞的食物。韓國冷麵補身湯一般使用狗肉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佐料方面,多用麻油、醬油、鹽、蒜、薑等,尤其大蒜的食用普遍。

烹調方面,由於受氣候影響,必須依季節而有調整。冬天寒冷農作物不興,蔬菜難以生長時必須仰賴泡菜、水泡菜、醬瓜等傳統醃製菜,這些醃製菜通常在入冬前被佐以鹽巴、辣椒等塗抹再放在大甕中存放,現代後有些醃製品改用玻璃罐擺在屋內。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喜歡吃韓國料理,烤肉、石鍋拌飯、泡菜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韓國食品。但是,韓國人還有一些特殊的飲食習慣是我們所不了解的。那麼韓國人在飲食方面有什麼特殊之處,以及在營養學上的道理? 

吃法讓人匪夷所思 

每年的隆冬時節,韓國最流行的食物不是烤肉,也不是各種熱湯,而是冷麵。冬季是韓國大大小小的冷麵店生意最紅火的時候。 

韓國的冷麵大多以蕎麥或馬鈴薯製成,分為水冷麵和拌冷麵兩種。 

前者吃的時候配以冰涼的肉湯、蔬菜、牛肉和煮雞蛋,後者則直接用辣椒醬拌著吃。之所以叫「冷麵」而不是「涼麵」,是因為它絕對夠「冷」。尤其是水冷麵,即使在冬天,吃的時候也是帶著大冰塊上桌,看著都讓人打寒戰。 

相反,到了炎炎夏日,韓國人又一窩蜂的去喝參雞湯。所謂參雞湯,就是在仔雞的肚子裡塞上糯米、人參、大棗、板栗等材料,燉製成湯。喝的時候還要盛在燒得滾燙的石鍋裡,以保持湯的溫度。漢城有好幾家老字號的參雞湯店,每到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每家店門口都會排起拐幾道彎的長隊;可到了冬天,這裡的客人卻寥寥無幾。 

韓國人的飲食道理 

為什麼韓國人喜歡和季節反著吃呢?韓國人認為,這才是順應氣候變化的飲食方法。因為冬季天氣寒冷,如果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使人體內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相差過大,反而容易患感冒等疾病;同理,夏季貿然用冰冷的食物降低體溫求得一時的清涼快感,也不可取。 

韓國傳統醫學有「天人合一」的理論,也就是人體內的小環境要與自然界的大環境相協調,才能使人更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增加人體對外界不利影響的抵抗力。這也是他們喜歡冬天吃冷的食物,夏天吃熱的食物的原因之一。 

此外,韓國還有「以熱治熱」的說法,夏天喝參雞湯就是最好的例證。韓醫認為,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大量排汗會導致能量和營養排出,此時需要進補。而製作參雞湯所使用的是未經加工的新鮮人參,俗稱水參,能起到「涼補」的作用。同時,雞肉性涼,紅棗、板栗等輔料性質溫和,搭配在一起正好可以滿足夏季進補的需要。製作冷麵的蕎麥和馬鈴薯,則是性質溫和的食品,符合冬季進補需要。寒冷的冬天,韓國人喜歡和家人朋友圍坐桌前,吃烤肉等高脂肪食物。而冰冷的蕎麥麵條和肉湯中添加的食醋,正好可以化解油膩、分解脂肪。 

不一定適合所有亞洲人 

韓國營養學家認為,這種和季節反著吃的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和韓國自身的氣候環境有關。由於身處寒冷的環境中,韓國人耐寒能力很強,所以韓國菜也以冷菜為主。 
不過,專家提醒,這種吃法不一定適合亞熱帶人的腸胃。尤其是冬天,冷食吃多了容易引起胃部不適,會增加胃酸分泌,導致胃脹噁心。因此,即使你很喜歡吃韓國料理,也不要輕易模仿。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oE.o2HaUQkWhO3PKLw_OGV24/article?mid=355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後韓國(南韓)教會被認為是「當代的神蹟,七四年福音大爆炸, 
七七年全國福音化運動,都有百萬人以上的大聚會。……」「屬靈復興的氣氛相 
當濃厚」,是「亞洲最堅強的基督教國家」。在這令基督徒興奮的背後,同時卻又 
使我們對教會和民族之間的合一問題感到憂心忡忡。凡有海水流到之處便有華 
人,何況是近在咫尺的韓國呢!(南韓為本篇所述部分,此乃由於北韓政府自成 
立以來採取封鎖的政策,華僑處於鐵幕地帶,對於他們的生活,則資料甚為欠奉。) 
雖然,戰後南韓基督教十分興盛;但卻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現象,便是華人教會與 
韓國居民分隔,形成互不交往的狀態。反觀今日香港教會,亦同樣面對教會和信 
徒之間的合一問題,而香港教會又能否以此為鑑,抑或重蹈覆轍呢?而筆者相信 
有關「教會的合一性」問題正是基督教站在世界當前首要關心的問題吧! 

  自古以來,韓國是一個宗教多元的國家,神教、佛教、基督教、天道教、日 
本神道教等均在韓國廣泛流傳。雖然如此,二次大戰以後,韓國的基督教日見興 
盛,成為韓國的的重要宗教。基督教之所以能夠在韓國長足發展,實由於基督教 
鼓吹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傳教士對社會人士的關心。同時,戰後北韓殺害基督 
徒,使大批基督徒逃到南韓,南韓的基督徒便頓時激增。事實上,戰後基督教於 
南韓發展十分蓬勃。在一九四七年,梵蒂岡在韓國設立教廷使節館,並於一九六 
九年任命金壽煥為第一位韓籍樞機主教。踏進七、八十年代,韓國基督教更被認 
為是「屬靈復興的氣氛相當濃厚」,是「亞洲最堅強的基督教國家」。韓國有很多 
教育家和政界紅員是基督徒,軍隊中半數人是信主的。而韓國約有六十個基督教 
新教宗派存在,其中包括長老會、監理會、浸信會及聖公會等。一九七三年的葛 
培理佈道大會吸引了四百五十萬人;之後,更有「全韓國福音化運動」的出現。 
其中好像韓國漢城「全備福音中心教會」(Full Gospel Central Church)會友於去年 
增至七萬五千人。又像一九八○年韓國與舉行「八零年世界福音化大聖會」,有 
七萬人決志信主。 

  八十年代,韓國的新教徒有7,180,627名及21,243個教會,佔韓國總人口約 
百分之二十,其比例遠超過基督教傳入較早的日本或中國。由此看來,基督教在 
韓國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了二十一世紀,更已逼近五成人口大關!! 

  不過,雖然戰後南韓基督教出現了勃興的現象;但卻形成了另一個特殊的現 
象,便是華人教會與韓國居民分隔,形成互不交往的狀態。自一九五五及一九五 
七年,外國宣教士(包括:北美長老會之梅凱蘭教士Miss Helen Mcclain和美南 
浸信會宣教士巴爾珂Rev. & Mrs. Ear Parkers)已投身南韓的宣教工作。巴爾珂夫 
婦到釜山市來,設立中華浸信會。 

  先在釜山市郊區購地,計畫建堂和建華僑難民公寓,卻因當地居民迷信,諸 
多攔阻,後遷往市區草梁洞建禮拜堂,堂址與中華基督教會之福音堂相近,因而 
成華人教會與當地居民彼此不來往。自一九七○年代,南韓共有八個華人教會, 
隸屬於兩個宗派:(一)中華基督教會—該會共有七個會堂,設在漢城、仁川、 
釜山、水原、大邱、群山及永登浦等地。華僑教會傳道人多從台灣聘來。(二) 
中華浸信會—該會只設一所教會於釜山,一九七六年由台灣中華浸信會差來一對 
華人宣教士夫婦,負責掌管教會事務。不過,韓國教會事工依然採取閉門自守的 
方式,並沒有與韓人教會來往,由此做成華僑生活獨立、不與韓人社會交往。 

  加上韓國華人教會非由韓國人帶領,而是全由華人自養,華人更難於投入韓 
國社會文化生活之中。其中十分關注南韓華僑福音工作的便是台灣教會和信徒。 
例如:一九六一年,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便差派林南添牧師赴韓國釜山市任該 
地華僑浸信會牧師職。 

  一九六四年宋其正牧師赴韓國光州開闢新工場,一九六九年轉漢城中華基督 
教會工作。一九七六年曾敬恩牧師接受聯會差派前往韓國釜山。一九八二年黃剛 
銳牧師接任釜山信會牧職。 

  之後,由曲耶爽夫婦繼續釜山浸信會的福音工作。華人教會除了吸納華人信 
眾及以華人領導外,教會內部亦是以山東語為基礎,這些使華人信徒對韓國基督 
徒產生了一定的排他性。 

  雖然,戰後南韓基督教出現了勃興的現象;但卻形成了華人教會與韓國居民 
缺乏溝通,阻礙了教會的合一。至於如何把不同民族或種族的基督徒共冶一爐, 
發揮彼此相愛的精神,相信正是基督教站在世界當前首要關心的問題吧!反觀今 
日香港,教會、福音機構、書室、神學院、出版社、教會醫院和基督教學校林立, 
而基督徒的人數亦不斷增長。香港的教會雖然並沒有韓國教會與華人教會缺乏溝 
通之情況;然而,香港教會和信徒仍然面對分化的危機。好像有宗教界人士批評 
香港基督教有太多不同的宗派,五花八門,這實是有礙教會的合一見證;亦有學 
者提出教會傳統一代與現今一代(包括牧者、傳道人及信徒),彼此欠缺溝通, 
由是形成鴻溝;又有人言基督教界並沒有關心新移民的問題,令不少新移民仍被 
拒諸門外。今日香港教會能否以韓國教會為鑑,抑或重蹈覆轍呢?這實有賴教會 
人士的共同努力吧! 

資料來源: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地理位置處在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的南段,三面環海,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海相望,東部和東南部與日本隔海為鄰,是典型的半島國家。韓國國土面積為9.96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人口5062萬(2015年)[1],絕大多數人口為韓民族[2]:1-2[3]:1-2[4]

韓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與葡萄牙匈牙利愛爾蘭相似,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為山地。縱貫韓國東海岸的太白山脈是韓國地質的脊樑。太白山脈東部受到海水侵蝕在韓國東海岸形成懸崖峭壁;西部和南部山勢平緩,形成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平原和近海島嶼海灣。由於地勢的原因,韓國的河流大多經過西部或南部的大陸坡流入黃海韓國南海。韓國主要大的河流包括洛東江(525公里),漢江(514公里)和錦江(395.5公里)。[5]:16-19[6]:2-9[7]:232-234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韓民國於1948年8月15日由大韓民國建國總統李承晚在朝鮮半島南部正式建國。其建立源於1919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的一個流亡政府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北韓半島日韓併合後,「韓國民族獨立運動」興起。金九等人流亡中國並建立流亡政府。該臨時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而中國國民政府當時雖然沒有正式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其極大的幫助,如協助訓練地下武裝及情報人員,並幫助其在國際社會擴大影響[1]

日本全面侵華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隨當時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40年到達中國重慶。並於1940年9月17日在重慶成立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李青天將軍出任總司令,李范奭將軍出任參謀長。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9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表對日宣戰聲明書,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a123456789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